「嘈吵」、「令人心煩」的意思。比喻好像農曆五月梅雨時節的蒼蠅一樣今人心煩。
古日語已經有「五月蝿」(さばえ)這個字,形容農曆五月時成群在飛的蒼蠅,寓意「騷動」、「吵雜」。直至日本文學泰斗夏目漱石 (1867-1916) 發明將「五月蝿」的漢字併用在「うるさい」這個日語詞上,沿用至今。
五月病(ごがつびょう)
日本人入學入職在四月。在這之前人對新的環境有很大期望和衝勁,但如果未能適應新環境,大概於五月黃金周便時常出現類似抑鬱的症狀,故有此名。病徵有抑鬱、無力、不安、焦慮、失眠、疲勞、食欲不振、提不起勁,及對接觸其他人感到厭倦。
雖然不是正式醫學用語,但仍然引起日本公司人事部的關注,提出幫助新人解決五月病的辦法。
五月雨式(さみだれしき)
比喻好像五月梅雨一樣,不肯一次乾脆地完成,斷斷續續但又沒完沒了地進行的狀態。例如會議、請求、罷工等。類似香港用語「擠牙膏式」。
例:五月雨式の依頼ですみません。
五月の鯉の吹き流し (さつきのこいのふきながし)
先說明鯉魚旗(鯉幟・こいのぼり)。鯉魚旗原本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武士家族,在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(也是日本的兒童節──子供の日)的梅雨時期中的雨天,在家門庭前用紙、布等描繪鯉魚的圖案,使之隨風飄動,模仿鯉魚游動的的風幡。這是借「魚躍龍門」的寓意,祝願男孩像鯉魚般朝氣蓬勃、奮發有勁、健康成長。最上面那條鯉魚旗叫「吹き流し」,象徵鯉魚成龍的樣子。
五月的鯉魚旗,口是張開的,但身子空空如也。這句原本專門形容江戶人(即東京人),口裡用字可能很粗魯,但心無城府,不會拘泥小事。